(壯麗70年·奮斗新時代——共和國榮光)都貴瑪:草原最美的額吉
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13日電 題:都貴瑪:草原最美的額吉
新華社記者 勿日汗
77歲的都貴瑪老人坐在窗前,用橘紅色的頭巾包住蒼白的頭發(fā),臉上爬滿歲月的痕跡。她不時望向放在桌子上的手機,那里有她59年前撫養(yǎng)過的20多個孩子建立的微信群,孩子們經常在群里與額吉(蒙古語意為媽媽)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。
一直以來,內蒙古自治區(qū)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牧民都貴瑪和她28個孩子的故事以不同的形式在全國流傳。她的名字在歌聲中傳揚,她的故事在熒幕上重現(xiàn),她的善行被寫進書中,她被人們稱為草原最美的額吉。前不久,這位博愛行善的蒙古族老人被授予“人民楷模”國家榮譽稱號。
28個南方孤兒的蒙古族額吉
1960年的一天,牧羊姑娘都貴瑪被招進內蒙古四子王旗臨時建立的保育院工作,一下子成了28個孩子的額吉。那一年,她18歲,尚未成家。
這是一張拼版照片,上圖為: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烏蘭希熱嘎查,都貴瑪(中)和女兒查干朝魯(左)在她們居住的蒙古包前合影(都貴瑪提供);下圖為:2018年,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烏蘭花鎮(zhèn),76歲的都貴瑪(右)和女兒查干朝魯(左)在自家樓下合影(新華社記者鄒予攝)。新華社發(fā)
上世紀60年代初,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等地陷入物資匱乏、食物奇缺的困境,育嬰堂的米糧眼看就要見底,被政府收養(yǎng)的幾千個孩子面臨死亡威脅。在周恩來總理和時任內蒙古自治區(qū)黨委書記、政府主席烏蘭夫的安排下,3000名孤兒從遙遠的江南來到內蒙古草原,他們被牧民們親切地稱為“國家的孩子”。都貴瑪的28個孩子便是其中的部分孩子。
他們年齡最小的不滿周歲,最大的也僅僅5歲,需要在保育院調理好身體之后才能被牧民們領養(yǎng)。年輕的都貴瑪在一位助手的幫助下要照顧這些體弱多病的嬰幼兒,讓他們慢慢適應北方的寒冷、牧家的飲食,向黨和國家履行“接一個、活一個、壯一個”的承諾。
“我也7歲失去父母,對這些孤兒有著特殊的感情?!笨粗@些來自遙遠地方的可憐孩子,都貴瑪立志為他們打造草原上的第一個溫暖的家。為此,這個未婚姑娘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。給28個嬰幼兒換尿布、喂奶粉、哄睡覺、教蒙古語、照顧飲食起居……都貴瑪白天忙得焦頭爛額、晚上睡不上一個整覺,一旦有孩子生病,冒著草原寒風騎馬奔波幾十里地送孩子就醫(yī)。
那時候,有個兩歲小男孩,只有躺在都貴瑪懷里才能安靜入睡。他會撒嬌喊“媽媽”,總要跟“媽媽”一起睡。從小失去母親的都貴瑪,理解孩子對母親懷抱的渴望。每晚,都貴瑪都會撫摸著他的頭,哄他入睡。后來,小男孩被牧民領養(yǎng),取名“呼和”,但一直與都貴瑪額吉有著密切聯(lián)系,直到因病去世。
在那個缺醫(yī)少藥、生活艱苦的年代,在都貴瑪10個月的精心呵護下,28個體弱多病的孩子沒有一人因病致殘,更無一人夭折,都被健康地送到養(yǎng)父母家中。如今,這些孤兒們也已年過花甲,子孫滿堂。
40多位牧民產婦的救命恩人
上世紀70年代的內蒙古草原,地廣人稀、交通不便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條件十分落后,分娩對于牧區(qū)婦女來說無疑是一道“鬼門關”。當時已回到草原放牧的都貴瑪,看到身邊年輕女性遭受的死亡威脅,心中有著說不出的酸楚。1974年,剛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她,拋下家里的牧活,參加旗醫(yī)院組織的培訓,跟隨婦產科醫(yī)生學習接產技巧及產科醫(yī)學知識。
1975年的一天,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烏蘭希熱嘎查牧民敖敦格日勒難產,但最近的醫(yī)院也在100多公里外,情急之下,家人求助剛從旗醫(yī)院學成歸來的都貴瑪。正在家里放牧的都貴瑪,扔下羊鞭,跨上馬背,及時趕到產婦家,用自己掌握的現(xiàn)代醫(yī)學技術救下母女倆。那是她接生的第一個孩子,此后,這片偏遠草原上的難產產婦有了“保護神”。
都貴瑪沒有辜負鄉(xiāng)親們的信任。她把牧業(yè)勞動之余的時間都放在學習產科醫(yī)學技術上,逐步掌握了一套在牧區(qū)簡陋條件下接產的獨特方法,10多年間挽救40多位年輕母親的生命。
都貴瑪在牧區(qū)的家里照看小羊羔(2009年2月13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
都貴瑪不是專職醫(yī)生,她的第一身份還是牧民。因為放牧和接產不能兼顧,當年與她一起參加產科培訓的人,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。她說:“只要有病人家屬來家里叫我,不管多忙,我都得趕過去,因為黨和政府讓我學習掌握了這門技術,這就是我的責任。”
就像履行照顧好“國家的孩子”的承諾一樣,都貴瑪一直盡職盡責地履行著產科大夫的職責,直到90年代,牧區(qū)醫(yī)療和交通條件改善,牧民產婦能方便接受專業(yè)醫(yī)院診療。
身邊困難人群的“愛心使者”
對于幼年失去父母的孟克吉雅和朝格德力格爾兄弟倆來說,有個像都貴瑪一樣的姑姑算是悲慘命運中的幸事。1980年,都貴瑪的哥嫂相繼病故,她二話沒說把年僅3歲和10歲的兄弟倆接回家,與自己的女兒一同撫養(yǎng)成人。到了上世紀90年代,都貴瑪80多歲的姑姑、姑父癱瘓在床,無人照顧。她又義不容辭地將老兩口接到家里,承擔起照顧的義務,直到3年后老人們去世。
時間跨入21世紀,都貴瑪已進入暮年,一場嚴重的車禍,讓她的身體大不如從前。但她還是處處牽掛著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,盡其所能為他們排憂解難。
都貴瑪非常珍惜所獲的眾多榮譽,把各種獎杯和獎狀都珍藏起來(2009年2月20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
汶川地震后,她主動聯(lián)系嘎查黨支部交納3000元的“特殊黨費”;得知當地一所小學有50多名貧困學生,她拿出5000元幫他們交納相關費用;她是當地邊防派出所的“編外”教導員,每年都為邊防官兵講政治教育課……
“我這輩子做的這些事情,其實都是我應該做的事情,黨和國家給了我榮譽,我非常榮幸。人的一生總有忙不完的事情,只要身體允許,我還會用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的人。”都貴瑪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