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西寧1月14日電 題:“藜麥老漢”代存忠脫貧記
新華社記者 王金金
?
圖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(zhèn)安康村村民代存忠在藜麥地里勞作(2017年9月19日攝)。新華社發(fā)(海西州扶貧開發(fā)局供圖)
隆冬時節(jié),皚皚白雪覆蓋著高原。圍著爐火,代存忠和妻子燒好一壺茶、打開電視收看節(jié)目?!拔以趺炊枷氩坏侥苓^上這樣的好日子。”他說。
代存忠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(zhèn)安康村的貧困戶。53歲的他,臉上皺紋密布,寫滿滄桑。
“原來的日子就是窮,為啥呢?”代存忠說,自己的老家在海東市樂都區(qū),腦山地區(qū)種地收入微薄。無奈,2007年他們一家4口來到海西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(zhèn)安康村安家。
“剛來時,我和妻子在離家7公里的磚廠打工,日子勉強過得去?!贝嬷艺f,但2014年,妻子得了場大病,加上兩個正在上學的女兒,日子便過不下去了。
2015年12月底,代存忠一家成了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,隨后他又當上了村里的護林員,生活出現(xiàn)了轉機。
“每個月28、29號晚上7點半工資就到賬了。”代存忠拿出手機看了看銀行提示短信。2016年開始,他每個月能領低保補貼加護林員工資共2000多元,穩(wěn)定的收入給了他信心。
2017年,代存忠利用金融精準扶貧小額貼息貸款承包了10畝地種藜麥?!暗谝荒昃蛢糍?萬多元?!贝嬷壹拥赜檬持副攘艘粋€“1”,“現(xiàn)在有政府給貸款,5萬元,3年零利息,村里又幫我聯(lián)系種藜麥的企業(yè),既提供技術又負責收購,我就剩下好好干了?!?/p>
發(fā)生變化的不只是代存忠,他所在的安康村,這幾年也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村里加寬了橋,播種機終于可以開進村子;村里發(fā)展集體經(jīng)濟,村集體的收入給村里55歲以上的老人代繳了醫(yī)療保險……村主任李保忠認為,村民有了信心才會有發(fā)展的底氣。
2018年,代存忠又承包了100畝地種藜麥。“今年雨水多,藜麥收成一般,但也掙了3、4萬塊錢呢?!眹鵂t火,想想今后,代存忠的嘴角忍不住向上揚,他轉身對妻子說,“我想著今年咱再種點小麥、青稞,這樣不僅有收入,口糧也有了?!逼拮有χc了點頭。
-
大數(shù)據(jù)"坑熟客",技術之罪需規(guī)則規(guī)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質量發(fā)展,怎么消除“游離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學校只剩一名學生,她卻堅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變動!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?
2018-03-01 09:01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