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哈爾濱3月1日電 題:誓言無聲——記黑龍江省甘南縣興十四村黨總支書記付華廷
新華社記者梁冬、馬曉成
春節(jié)剛過,刺骨的寒風呼嘯著穿過寂靜的村莊。
在黑龍江省甘南縣興十四村村史館,記者看到一臺40多年前的破舊拖拉機。在村黨總支書記付華廷和村民心中,這臺“鐵?!币饬x非凡。
“不讓一戶受窮!”40年前,面對村里的首臺“鐵?!保度A廷默默許下的誓言。
“鐵牛”機身斑駁,承諾依然清晰。
“鐵?!逼鸩?,帶“牛”全村
興十四村是一個山東移民村,“住馬架子茅草屋,吃的菜渣和糊糊”,是第一代墾荒人對早年生活最深刻的記憶。由于土地薄,種地產出十分有限,興十四村成了生產靠貸款、吃糧靠返銷、生活靠救濟的“三靠村”。
1972年,23歲的付華廷被推選為興十四村黨支部書記。受過窮、挨過凍的他向父老鄉(xiāng)親們莊嚴承諾:“不讓一戶受窮!”
一諾千金。土地不改造不打糧,付華廷發(fā)動全村青壯勞力,帶上干糧,奮戰(zhàn)7個春秋,把4萬多立方米河泥硬是搬到了3300畝貧瘠的耕地里,把600多畝高低不平的沙土地變成了良田。
付華廷常說:“光說不練假把式,困難面前不能當‘孬種’!”為了搞農業(yè)機械化,他帶著東湊西借的5千多元錢,背上一袋大煎餅,開始跑縣里、跑市里、跑農場,連買帶賒,連背帶扛,弄回來1100多個拖拉機零部件。村里幾個能工巧匠照著圖紙,干了一個多月,硬是裝成了興十四村第一臺拖拉機。
就這樣由一臺到兩臺,發(fā)展到現在的500多臺套大型農機,興十四村糧食越打越多。后來,付華廷又帶領村民興修水利、植樹造林、搞農業(yè)機械化和現代農業(yè),種植業(yè)和村辦企事業(yè)搞得紅紅火火。如今,興十四村已累計人工栽種松林1.3萬畝,評估總價值達3億元;占地4000畝的農業(yè)生態(tài)園成為遠近聞名的現代農業(yè)示范園區(qū)。
四十年血汗,鑄成百姓心中“分量”
付華廷在鄉(xiāng)親面前很是隨和、沒有架子,但對自己及家人要求卻非??量?,從不搞特殊。
他對自己“約法三章”:請客不到、送禮不要、家屬不搞特殊化。他每月從工資3000元里拿出1600元,交給村小學買書買本、買教學用具,只此一項,他已總計捐給村里30多萬元。市、縣幾年來給付華廷的招商引資獎金達127萬元,他一分沒要,全都交給了村里。按條件,付華廷老伴可以在村里的集團上班,但他卻不這樣做。
付華廷的女兒付恒娟還記得,當別人家的日子越來越好的時候,自己家的日子卻始終未見起色,“那時候是村里發(fā)展的關鍵期,在家見到父親太難了,別人家過年往回帶錢,父親只帶回來了一張又一張的‘白條子’”。
多年來,幾乎所有的節(jié)假日和雙休日付華廷都未休息過,一天平均工作十四五個小時,過度勞累和艱辛拼搏使他積勞成疾,患上了糖尿病等多種嚴重疾病。他以實干和清正贏得了干部群眾的信任,連續(xù)40年,付華廷當選村黨支部書記、村黨總支書記。
“老百姓的心是桿秤,你干多少,在老百姓心里的分量就有多少?!备度A廷說。
鄉(xiāng)村巨變 承諾不變
雖然年近七十,付華廷的思想卻不僵化。他常說:鄉(xiāng)村振興要靠包容創(chuàng)新。
興十四村地處偏僻,但村子的發(fā)展卻緊跟時代:他們依托現代農業(yè),組建了富華集團,形成了包括生物工程、精細化工、畜禽飼料、乳制品在內的產業(yè)體系。不僅實現了自身的富裕,還吸引了大批外來人口。這個戶籍人口僅有千余人的村子,流動人口已經近萬人。
“我是外來戶,老家在佳木斯樺南縣,只要在興十四村干得好,本村人有的福利,我們也能有?!痹谂d十四村從事花卉培育工作的90后年輕人沈文喜說。
大連農民孫淑梅已經在興十四村生活7年,夫妻倆承租了村里的7個溫室大棚種植草莓,“孩子在村里上學,我們和本村人的生活沒啥兩樣,一個大棚能凈賺兩三萬元?!?/p>
“興十四村未來發(fā)展必須有‘新鮮血液’,融入新觀念,新思想。外來戶和村民絕不能搞差別待遇,必須一視同仁,這樣全村才能擰成一股繩?!备度A廷說。
2017年,興十四村總資產達到了23.5億元,總收入實現21.1億元,人均收入達到了7.65萬元,已從當年的“三靠屯”變成了名副其實的“龍江第一村”。
不變的是,付華廷始終牢記當年對鄉(xiāng)親的莊嚴的承諾,還有興十四村人對老書記的感情。
-
學校只剩一名學生,她卻堅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變動!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?
2018-03-01 09:01:20
-
農村小規(guī)模學校“尷尬”的根源在哪
2018-03-01 09:01:20
-
曹遠征: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是什么?
2018-03-01 09:01:20